威斯尼斯人娱乐官方网站作品 | 武汉市育才实验学校:长江新区第一校,起于山水形意之间

项目名称 | 武汉市育才实验学校

项目地点 | 武汉长江新区谌家矶片

项目类型 | 公建

占地面积 | 27971㎡

建筑面积 | 38300㎡

设计单位 | 威斯尼斯人娱乐官方网站设计武汉新锐公司

建筑设计 | 付   艺  代纯纯  贾有强  汤义华  闵   泽

结构设计 | 胡显昊  吕一敏  郭伟兵

机电设计 | 陈晶晶  王   飞  杨   明

设计亮点

1、作为长江新区第一校,方案全力呼应了长江新区城市设计中的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三个核心要素。

2、考虑到规划中的20号线轨道交通对场地的影响,用地被分为了东西两块用地,地铁上方场地布置250米的环形跑道,完美解决了轨道控制线受限问题。

3、实现了“共同屋面”的构想,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学生可以穿过一系列有遮蔽的灰空间到达校园的各个空间。

4、利用形体扭转围合出多重庭院空间,以廊围园,之间通过架空层相互联系、渗透,营造极具东方意蕴的多层级开放空间。

▲ 校园鸟瞰

▲ 校园西区

▲ 校园东区

 

01项目区位

长江新区起步区

 

基地位于长江新区起步区的谌家矶地块北侧。基地北侧大面积绿化,视线良好,景观资源丰富,有良好的隔音、净化空气的效果,南邻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周边公园、体育、医院、养老、文化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基地北侧临近三环线,轨道交通阳逻线在场地周边设置谌家矶站与朱家河站,规划中的轨道交通20号线从场地中间穿过,远期规划交通条件发达。

▲ 区位图

 

02项目背景

上位城市设计与教育品牌需求相融合

 

上位城市设计对基地片区提出了以下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分别做出了回应。

1、容积率要求:不超过0.9。

2、建筑高度要求:小学高度不超过25米,满足区域高度不超过36米的要求。

3、建筑密度要求:建筑密度不大于30%。

4、风貌要求:呼应高等教育风貌区的城市设计需求。

▲ 谌家矶片区鸟瞰图

该校引入全国知名的 “育才”教育品牌资源全面参与规划建设,定位为长江新区第一所现代化教育优质学校,承载了大量教育提升功能,并配置了足够的特色教育空间。

 

03规划布局

地铁穿过场地形成限制性条件

▲ 校园整体鸟瞰

▲ 总平面图

受规划中的20号线轨道控制线影响,场地中间无法进行建设,用地被切分为了东西两块用地,几经讨论后在地铁上方场地中间布置了250米的环形跑道。

      学校主入口位于基地的南面,开向作为支路的余山路,为主要的人流入口,在用地东北面设置学校次入口以缓解上学放学高峰期接送压力。

▲ 功能布局

主教学楼区域设置在地块东侧,靠近用地东侧公园用地,享有良好的景观环境。

少部分教学综合楼、创客空间与学生宿舍、报告厅、体育馆等教学配套布置在用地西侧。

 

04设计灵感

海纳百川,生生不息

 

作为长江新区的第一所学校,秉承着大武汉大山大水的城市文脉,在空间组织和概念引入中彰显人文主义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质是构筑校园场所精神的重要媒介。从平面和鸟瞰上有机连续的教学楼形似蜿蜒的长江,简洁生动的单坡屋顶又好像连绵的山脉,象征着学校的生长与蓬勃发展,同时与校园建筑功能有机结合。

▲ 设计生成

▲ 意象提取

     设计方案以院落为空间结构组织基本元素,空间层层渗透、开合有度,延续“山形水意”规划概念,打造一所现代化“书院”。

 

05设计方案

山形水意,庭院许许

 

     通过对用地现场充分的调研,细致分析设计要求,设计团队尝试了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布局和建筑造型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完整的设计方案。

一、功能组织:和谐而有序

用地东区,紧邻公园绿地,为主要教学区,以单廊为主的连续建筑体内,一层大部分架空,可以被灵活利用为户外教学空间。

▲ 东区教学楼

▲ 东区教学楼的背面

南侧临街面设置了少部分教学综合楼与创客空间,用地北侧相对独立的区域为学生宿舍。南北之间的中庭空间处,布置有容纳千人的大报告厅与体育馆,体育馆包括一层游泳馆与二层篮球馆。

▲ 西区教学楼组团

 

二、立面设计:取山形之坚

延续“山形水意”规划概念,在建筑立面上融入东方意蕴,取其“山形”,将象征坚定不移、脚踏实地的大山抽象为蜿蜒连绵的屋顶,呼应“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

▲ 宿舍楼立面

▲ 体育馆立面

▲ 东区教学楼立面

 

三、空间设计:取水意绵长

在空间设计中取其“水意”。一条S形的建筑长“廊”,由南至北,由东至西串联了教学区,行政区与后勤区,营造极具识别性的校园面貌。空间上以“廊”围“园”,形成多个开放庭院,为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发展的空间。

▲ 正门处廊道

▲ 教学楼处廊道

 

四、色彩控制:以灰白作底

积极呼应长江新区高等教育风貌区的城市设计原则,建筑色调采用浅冷清新的色调,以灰和白为基底,营造安静理性的空间,同时局部点缀一些明亮的跳色,增加活力。

▲ 立面色彩

五、生态环境:让绿水交融

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将建筑、室内和景观融合在一起,整体打造了一个生态型的校园环境,并利用雨水花园等技术贯彻海绵城市,延续长江新区“绿水交融”的设计理念,将建筑与绿化完美融合。

▲ 自然院落

▲ 园区小景

Copyright © 2014-2020 威斯尼斯人娱乐官方网站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13584号